
张倩,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烟台南山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多年来,她深耕科研一线,始终怀揣着对科技创新的无限热忱,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在科研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被评为南山控股“科技创新标兵”,为校园科技创新领域再添一抹亮色。
一、言传身教立师德,育得桃李满芬芳
张倩自投身教育工作以来,多次获得烟台南山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她始终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助力学校迈向更高峰”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教育追求,先后承担《高等数学》《信息与文献检索》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一堂课,她都精心筹备,从课程内容的深度挖掘到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无不倾注心血。为了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活” 起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分析、课堂小组竞赛、模拟项目实操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极大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在她的指导下,多名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在实践中成长。所指导的学生在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暨第十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许多毕业学子回忆道,正是张老师在关键时刻的鼓励与建议,让他们明确了方向,最终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二、前沿探索不停歇,科技创新进行时
在教学之余,张倩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科研项目中。她所带领的科研团队,聚焦行业前沿难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工作。一是成功获批高分子新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中心的获批,标志着学校建成了面向化工产业集研发、应用、推广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平台致力于“绿色”低碳人造橡胶材料、环保改性塑料及功能凝胶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力图在三种材料的核心制备技术及高端产品制备上突破国外企业垄断,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及材料,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创新平台,为培育发展新动能蓄势赋能。二是作为项目负责人,联合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基于卤代烷烃为萃取剂体系的聚乙烯纤维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获批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立项。本项目拟开发出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高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探寻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相关纺丝工艺和纺丝机理,着力解决其关键性技术原理。她积极促进校企院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加快科研成果产出,实现产业转化,为推动学校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三是针对氧化铝有限公司母液净化及高值利用需求,?通过技术引进转化,在氧化铝生产工艺中嫁接净化流程,对氧化铝母液中的稀有金属进行有效提取并实现再利用。该项目是教研产深度融合示范项目,充分发挥了各合作单位自身优势,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问题,而且直接带动了学校应用型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企业和学校后期开展教研产深度融合积累了成功经验。
三、吸纳良才聚成团,匠心独运育精英
张倩作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在管理实践中有着深刻感悟。她深知,优秀的团队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指南针,更是集体发展的助推器。立足学院管理实际,张倩十分重视打造学院精英团队,在情感维度方面,力求凝心聚力,她所带领的团队成员情谊深厚、相互支持,形成温暖有力的集体;在目标导向方面,积极促成深度结盟,确保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共同愿景奋勇进发;涉及利益分配环节,秉持共享共赢的理念,保障每位成员劳有所得、功有所赏,充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在一众团队成员的持续拼搏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这支活力四溢、满怀炽热事业心与强烈责任感的队伍,正以分秒必争、时不我待的精神风貌,拼搏奋进、砥砺前行。
烟台南山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此次荣获科技创新标兵称号,不仅是对张倩科研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她未来科研之路的鞭策。优秀科研工作者不断涌现,是学校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的生动写照,相信在他们的引领下,烟台南山学院将在科技创新领域攀上新的高峰,为国家科技进步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