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南山大讲堂开讲,艺术与设计学院邀请西北民族教授于洪志教授在南山图书馆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Chat GPT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讲座由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赵君超教授主持,近400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于洪志教授深入剖析了Chat GPT的基本原理、研发过程以及爆火的原因。于教授指出,Chat GPT是1980年以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发展积累、集大成的杰作,开启了人工智能新时代,但目前仍具有较大局限性,“它只能进行知识、数据的处理,所产生的内容都是基于已有的经验,而不能产生新的知识。”另外,于教授提出,Chat GPT未来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部分传统行业会带来一定影响,并面临着社会、法律及伦理道德方面的挑战。
于教授认为Chat GPT人工智能将是大势所趋,并勉励南山学子一方面要克服AI焦虑,静下心来找到自己喜欢、擅长的事业,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创造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付诸实践,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艺术与设计学院将围绕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按照“准确定位、突出优势、彰显特色”的原则,以“艺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为特色,依托学科优势,促进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构建“学、做、创”为一体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学院。
专家简介:

于洪志,西北民族大学教授,语言学博导,计算机硕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从事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研究。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863、国家支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评审组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言智能处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民族语言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