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切实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良好氛围,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教育厅、大众报业集团拟联合举办“青春向党 强国有我”2022年山东省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现将《2022年山东省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活动的工作方案》转发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思政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举办短视频大赛的形式,充分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创新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水平,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打造山东高校思政教育特色品牌。
二、活动组织
指导单位: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省教育厅、大众报业集团
承办单位:“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
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山东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 发行有限公司
大众日报全媒创新基地
成立山东省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组委会,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指导,组委会主任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大众报业集团分管领导担任。成立评审专家委员会、意识形态审核委员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大众报业集团共同推荐20 名成员组成。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大众报业集团,负责活动具体实施、经费落实和技术保障。
三、申报要求
(一)参赛对象。
全省高校所有教师和学生。
(二)作品要求。
1.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等“八个相统一”要求,严禁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2.突出思政引领主题。注重方式方法,提高思政课质量水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帮助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视频内容既可以是思政课教材内容,也可以结合时事政策、民生热点、人生感悟、社会观察、文化传承等各类题材,做到内容鲜活典型,材料真实严谨,感染力强,富有思想性、时代感和感召力。
3.创新形式载体。叙事形式多样化,避免刻板,提倡新颖的视听表现形式,可诗可画,可编可演,重在效果。
4.坚持原创注重质量。作品必须为投稿者原创、首发,不得抄袭,不得侵犯第三人著作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作者可以是个人或集体,主办单位享有对作品公开展示、结集出版及其他形式的非商业用途推广、宣传等权利。
5.作品技术要求。画面清晰流畅,无花屏无卡顿无黑边;音质清晰可辨无噪音;带字幕时确保无错字别字漏字,字体及大小与画面和谐,不得出现广告(包括但不限于水印、链接、二维码 等)。作品时长控制在2—5分钟,MP4 格式,建议 1280*720 横屏,720p分辨率。
四、活动安排
(一) 宣传发动(6月中旬至6月下旬)。
在大众日报、“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刊发征集启事,通过山东宣传网、省教育厅官方网站、省内重点主流媒体、全省各高校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刊(播) 发消息,进行广泛宣传动员。
(二)作品征集(7月1日至8月20日)。
省教育厅下发文件至各高校,发动全省高校积极参与。各高校明确具体部门负责本校作品征集、审核和报送工作,同一作者可报送不同主题、不同角度的2—3个作品,作者署名不超过 4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作品提交后不得进行版本替换。审核 通过的作品上传至大众日报客户端活动系统(下载大众日报客户端 →首页或读者频道 → “2022 年山东省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专题 →报送作品);作品经意识形态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在大众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刊发。
大赛拟在部分高校设立分赛区,请有意向的高校于6月30日前联系组委会商洽。
(三)网络投票(9月上旬)。
通过大众日报客户端开展网上投票。根据作品刊发后的浏览量及网络投票等统计情况,按照1:1.5 的比例,确定初步入围作品名单。
(四)专家评审(9月下旬)。
评审专家委员会对入围作品进行审看。
(五)结果公布(10月中旬)。
获奖作品名单由网络投票(20%权重)、专家评审(80%权重) 相结合评定,将在大众日报客户端、大众网、齐鲁网和海报新闻、 闪电新闻、新黄河客户端及“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公布,并开设专栏进行展播。
(六)颁奖典礼(11月初)。
五、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教师组、学生组和组织奖,具体设置如下:
(一)教师组(共65名)
一等奖5名,奖金5000元/名;二等奖10名,奖金2000元/名;三等奖20名,奖金1000元/名;优秀作品奖30名。
(二)学生组(共85名)
一等奖5名,奖金5000元/名;二等奖10名,奖金2000元/名;三等奖20名,奖金1000元/名;优秀作品奖50名;指导教师奖30名。
(三)优秀组织奖(共20个)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860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