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特色育人 学院巡礼”系列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分享各学院在立德树人、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校企一体、协同育人”办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新材料”产业和山东半岛区域有色金属行业需求,围绕学校确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硕士授权单位建设目标,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学院开设三个本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先进基层党组织授牌)
学院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南山铝业产业学院”,2021年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学院通过与铝加工产业集群深度融合,协同开展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在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省级产业学院授牌)
一、对接产业需求,规划专业设置
遵循“专业建设围绕产业转”的原则,积极对接区域内的铝加工产业,于2007年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2012年开设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2017年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逐步形成的材料专业群累计为区域铝产业培养了2000余名高素质优秀毕业生,提高了区域内高校在有色金属(铝合金)材料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了区域内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

(毕业生就业领域)
二、共建基地平台,深化资源共享
(一)共建科研平台
学院依托南山铝业的国家铝合金压力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用航空材料检测实验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层次研发平台的一流仪器设备资源,在高性能铝合金熔炼、加工制备、热处理、性能测试分析与表征评价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企业的科研资源向师生开放,支撑了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围绕航空铝合金材料“成分-工艺-组织-结构-性能”,与企业共建有色金属材料熔炼与铸造、金属材料热处理、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检测、金相检测等校内基础实验室。材料领域的基础实验室与企业的高端科研平台之间形成互补,共同推动科研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共建实践基地
学院依托南山铝业“基础研究-生产应用-中试-产业化”产出体系,建立9个条件完善的共管共用实践教学基地,围绕材料制备、加工、检测完整生产流程,开发教学案例项目,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岗位感受和能力锻炼。
(三)共建平台成果
学院先后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烟台市工程实验室、烟台市高性能航空铝合金材料研制平台。

(协同创新中心授牌) |

(创新示范基地授牌) |
(平台建设授牌)
三、共享人才资源,建设双师队伍
学院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高教师技术技能和实践教学水平;组织教师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开展企业专家进课堂活动,企业选拔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进校任教,将企业文化、工匠精神、行业标准、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通过以上举措,学院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其中,面向产业前
沿共建的“高性能航空轻合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计划,“汽车轻量化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创新团队”和“民用高性能航空铝合金材料创新团队”先后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教学团队获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团队。

(人才团队授牌)

(师资队伍建设)
四、面向产业应用,凝练科研方向
学院科研工作突出应用型科研导向,强调科研面向产业需求,校企联合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
近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部分)

近年来,学院获山东省专利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2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三等奖1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百项;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科研转化和横向课题,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动烟台南山学院材料领域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山东省专利一等奖)

(获奖证书)
(创新成果奖证书)

(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五、依托产业优势,产出专业成果
学院充分依托产业优势开展专业建设,形成“骨干产业支撑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反哺骨干产业”的良性互动。学院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共建、本科专业共建以及“三元制”特色培养班共建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行业岗位需求,修订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优化课程体系,开展课程共建,企业深度融入教学过程,共建《现代材料分析检测技术》《材料力学性能》等一系列课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获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山东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十余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品牌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20年获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获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品牌专业。
(示范性品牌专业授牌)

(产教融合共同体授牌)
六、注重创新创业,育人成效显著
学院服务区域铝加工产业,以“应用能力”为培养核心,基于生产岗位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制订等方面产教深度协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三年,学生在山东省互联网+、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热处理大赛等排行榜赛事、山东省复合材料大赛、装备制造大赛等赛事获奖1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0余项。近五年,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平均录取率达25%以上,众多学生迈入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大量毕业生已在各自岗位上承担核心角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科竞赛现场)

(学科竞赛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团体奖授牌)